|
心肺复苏中有创血压监测的超声引导动脉穿刺临床概要: 直接动脉测压是目前公认的动脉血压监测的参考标准。近年来,有创血压监测在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的危重患者进行血压监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了解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变化,评估患者血容量、液体丢失速度等提供有效依据。 2,反复采集动脉血样进行动脉血气监测,可减少患者痛苦,全面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发现和准确识别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及时正确处理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3,能提供准确的Sp 0 2测量值。 4,在患者休克或心搏停止时,有创动脉压监测值精确,可以更准确的指导胸外心脏按压,评价按压效果,往往复苏质量更佳。 常用穿刺部位: 有创血压监测常用穿刺动脉有桡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其中桡动脉穿刺和管理方便,故作为首选的途径,其次为股动脉。 现状: 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采用传统的盲穿法对患者进行动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较低,且容易发生局部血肿等并发症。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往往存在脉搏细弱、血管塌陷等问题,这会增加动脉穿刺置管的难度。传统的盲穿法对于心肺复苏无有效血压患者的传统穿刺很能实现。 近年来,超声引导改良Seldinger技术的应用在各类腔隙、管道穿刺置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有创血压监测的动脉穿刺,特别是休克患者的动脉穿刺,超声实时引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超声首先了解穿刺动脉的内径,走行及腔内情况;然后在超声引导下对患者穿刺动脉进行连续、实时、多切面的扫查(十字交叉平面)、动态观察,确认动脉穿刺针到达的部位,可显著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反复穿刺给其带来的痛苦,降低其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的发生率。 心肺复苏无有效血压超声引导动脉穿刺,笔者推荐平面内穿刺法,同时稍微调整穿刺针的曲度力求尖端平行进入动脉,提高置管成功率。 调整穿刺针的曲度,特别瘦弱患者 心跳骤停,血压测不到。传统穿刺失败,目标1mm桡动脉,充盈不佳。超声引导,调整穿刺针的曲度,平行进入桡动脉,十字交叉切面确认针位于桡动脉内,退针芯送导管。(探头忌加压) |